五十步笑百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刊登於「西彎應數」第二期    19938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楊昌彪(國立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)

 ()

某大學的教授們在開會討論如何選拔該校教學傑出的教授。該校原本的選拔辦法,是先由各系所推薦若干位教授,然後由全校的選拔教授代表投票選出最後獲得該項殊榮者。現在甲教授對該項辦法有意見想試圖修改它,甲教授說:「我們沒有資格來投票選出我們同事,誰該得傑出教學獎,因為我們都沒有上過我們同事的課,不是他的學生,不知他的教學績效如何。我們選拔的標準無非是根據他是否高知名度,是否否熱心公眾事務,是否得人緣等等,其實這些都與教學無關。 因此,我建議更改辦法,由學生來投票產生。」乙教授則不贊同更改辦法,他站起來說道:「我同意由我們來投票不夠客觀,但天下事哪裡有十全十美,非常客觀者。學生雖然上過教授的課,但是說不定上過其中一門課而已,對該教授又有多少了解呢?學生的投票依據說不定是依據該教授上課是否講笑話,是不是與學生打成一片,考試是否容易過關等等。」丙教授贊成乙教授的看法,他說道:「其實好的辦法是請已畢業的校友回來投票,只有他們才真正知道當年的教授是否得當,因為他們正在社會上運用他們當年所學的知識。」此話一出,引起一陣騷動,大家紛紛點頭稱是 。大家覺得由畢業校友投票,實施困難,由在學學生投則票則仍未見客觀公平。因此最後結論是維持原來的辦法。

 

 

()

有一對情侶由南部至台北欲參加此男士畢業後的第一次同學會。由於火車誤點,在台北站下車時,已是聚會時間,但是他們還得再搭車才能到達聚會地點,遲到已不可避免。因此,該男士要求該女士在車站大廳內加緊腳步,該女士腳無法快步走路,悻悻然道:「我們至少遲到十五分鐘,即使我們立刻飛出車站大廳,也只不過少遲到三分鐘罷了,又有何用?」該男士碰了一鼻子的灰,但也頗覺有理,故不再趕路。

 

()

    某國前幾日剛舉行過國會議員的投票選舉,其中某縣兩位候選人張甲與王乙均得五萬餘票,且張甲只比王乙多出18票,而張甲當選,王乙卻落選。支持王乙的選民告訴王乙說,張甲有做票的情事。王乙遂一狀告到法庭,現由法庭審理中。法官詢問張甲:「你是否作票?」張甲回答:「絕對沒有。由於我只比王乙多18票,王乙才來告我。如果我贏王乙一萬票,他就不會來告我了。我是現任縣長,如果昧著良心,我可以控制全縣的投開票所。假如我要做票,就會做得使我贏他一萬票,使你們不再懷疑我,而不會做得使我只贏他18票,而惹來這些麻煩事。」張甲確是現任縣長,任內政績不錯,風評也不差。而做票疑案截至目前亦無確切證據,法官也認為王乙輸不起,故意出來誣告。因此,法官並未積極查案。最後法官以查無實據,結案了結。

 

()

    某個村莊幾年前完建造完成一座大廟,由於當地人熱心支持,加上宣傳得當,聲名遠播,香火鼎盛,外地人也經常來焚拜並且奉獻,故每個月香油錢均有百萬元之譜。但是近來每個月結帳時,總是短少一、二萬元。廟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負有實際管理財產之責任,有些信徒懷疑主任委員可能暗中搞鬼。由於此事,廟方召開了一次管理委員會議。會議中,甲委員提出某些信徒有此疑慮,主任委員厲聲說道:「當初建廟,我是主要發起人,我捐款一千五百萬元,是捐款最多者。當初我所捐款項已這麼多,我怎會 看上一、二萬元!」眾委員點頭稱是,紛紛指責甲委員,不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

 

()

    戰國時代,梁惠王向孟子請教治國之道。孟子告訴梁惠王,對百姓不要只略施小慧,而不為大德,否則與鄰國又有何分野。孟子以戰爭做個比喻,說道:「填然鼓之兵刃既接,棄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後止,或五十步而後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則何如?」梁惠王答道:「不可,直不百步耳!是亦走也。」

 

 

()

    台灣有句俗諺:「龜笑鱉無尾」與「五十步笑百步」意思大約相同。這兩句古諺均是告誡我們應當學習曾子的「吾日三省吾身」之精神,不要只看別人的缺點而不看自己的缺點。如果能善用此項哲理,當可日日精進。可惜的是,大部分的人以反方向來誤用這項哲理。當我們遭人責難時,常聽到如此的反駁:「不要指責我,你也好不到哪裡去!」更嚴重的是,我們常給事務或人物的評分,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,毫無中間地帶,因此阻礙了革新。雖然「五十步笑百步」不一定掛在嘴邊,但我們早已淺移默化地接受這個觀念了。

 

    我們不應再使用「五十步不可笑百步」的哲理,我們必須怯除推諉的心理。例如,考試時,有位甲同學得50分,另一位乙同學得40分,雖然均不及格,總還是有點分別,甲同學可以「笑」同學。若下次考試,甲同學仍得50分而乙同學進步到55分,則乙同學可以「笑」甲同學。如此,便有個激勵作用,大家才得以進步。所以「五十步可以笑百步」

 

 

20052月7日起, 您是第訪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