浸水營古道解救單車之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彪哥 2004.09

 

我們一行四人(老黃、老陳、老吳、彪哥)曾於2004822日(星期日),前往位於經屏縣與台東縣的浸水營古道,進行單車之旅。我們於古道上推拉單車五小時又十五分鐘後,丟棄單車。並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,於山中渡過一個黑暗的夜晚。詳情見於「浸水營古道單車落難記彪哥」。2004918日,我邀集四人(老黃、老陳、老蕭、彪哥),再度闖蕩浸水營古道,並將其中三部單車拉下山

 

第一次浸水營古道單車落難之後,隊友們督促我要寫一篇遊記,以資紀念,並藉以告誡後人,浸水營古道不適合騎乘單車。落難記完成後,我將它傳送給一些親朋好友共享。某些人,回函勉勵。也有人提供意見,建議購置攜帶式GPS,以便弄清自己的方位,才不致於山中迷路。我的同事老蕭更是熱心,他拿了一本上河文化公司出版的「1/5萬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(南島)」借給我看。該地圖真的相當詳細,山中的林道或產業道路均描繪得非常清晰。該書也介紹了台電公司電線桿、變電箱座標系統,其解析度達十公尺,令人讚嘆(有興趣者,可自行前往老外積丹尼網站一探究竟:http://jidanni.org/)。此外,我也發現台灣政府已經將五千分之一的空照地圖上網了,重要路標或場所均有標示,不過鄉間小路或山中林道標示不夠清楚:http://gis.wra.gov.tw/Wad/Map/MainMap.cfm?home=home

 

雖然已經走了一次浸水營古道,但渾然不知浸水營(日據時代的軍營)遺址位在何處,單車亦丟棄山林,心中難免有些遺憾,因此詢問隊友再度造訪古道之意願。除了老吳住在台北外,其餘兩人皆躍躍欲試。另外,我也邀請熱心的老蕭,他亦滿口答應。我們四人於2004918再度前往古道,到達三部單車丟棄處(另一部尚需二小時路程)後,拉了單車,立即折返

 

由於有上次經驗,此次行程規劃得較準確。並且經歷上次缺水的慘痛教訓,此次每人至少背了3000cc的飲水上山。當天早上,天未明,我們於4:154:30分乘兩部小客車,分別從大社與高雄市九如交流道出發,並於5:05在屏鵝公路(台一線)戰備跑道會合。會合後,直奔歸崇,並進入山區道路。此時天將明未明,卻已有不少早起民眾上山散步,我才警覺我平時都是晚起的。進入山區不久,發現道路坍方,汽車無法通行。我們正在商量如何繞道時,幸運之神眷顧我們。另有一部小客車載了幾位識途老馬,也要上山。我們經由他們帶路,繞由力里橋(由西向東經力里國小前叉路,往左前方向)旁的小徑上山。當我們再度接連上山主幹道時,我們正好已繞過坍方處。

我們於6:55抵達大漢林道大樹林停車場(浸水營國家步道入口),稍事整裝與休息。於7:10 邁開我們的步伐,往浸水營古道前進。我們也準備了路條,每隔25分鐘綁一條路條,做為我們行進時間的標記,也方便我們折返時,估測剩餘時間。我們出發的三天以前連續數天大雨滂沱,所以古道路面比起上次更加濕滑,稍一不小心,即可能滑倒。50分鐘後,我們到達浸水營古道、姑仔崙山登山口交叉處。

自入口出發75分鐘後,我們到達一個「四叉路」。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找出浸水營遺址,當時我們沒有發現該處就是遺址所在。當我們走到單車丟棄處,欲折返時,我一直回想來時路,為何如同上回一般,沒看到浸水營遺址。我直覺得浸水營遺址一定是在四叉路附近,並將此想法告知隊友們。老陳套調侃我,說等一下回到四叉路,他們會在該處等我,讓我有足夠時間往叉路去尋找遺址。由於我不確定答案,只得暫時笑罵由他。回程時,我們就找到遺址了。事實上,遺址就在距離四叉路不到十公尺之處。從外表看,它有一道石頭堆成的矮牆,也有樹木生長其上。若不仔細看,可能會忽略它於幾十年前是某個軍營的圍牆。爬越過那道矮牆,牆內有平坦空地。不少樹木生長於空地上,故空地實際面積為何,不易判斷。未長樹木處的平坦空地可容納數十人,亦可在此紮營。老黃路上常抱怨,古道上沒有商店或民宿。這處遺址面積夠大,或許可挪個部分讓老黃去開個商店,但只怕一個月也作不了幾個人生意。

 

自入口出發150分鐘後,我們到達一處「瞭望台」,有個小廣場,足可紮營。這是古道上陽光照射最充足之處,不像古道其他大部分處所都為樹林覆蓋。它也是一個絕佳的瞭望場所,可以望見隔鄰的山頭、遠處的小瀑布、以及山谷中的溪流。該處的手機通訊也良好。

再過十分鐘,我們來到第一個拉繩索處。古道有數處拉繩索處,我們此次未走完古道全程,故此為我們今日唯一拉繩索處。又過二十五分鐘,終於抵達我們丟棄三部單車處所。今日我們空手,從入口到此處花了三小時又五分鐘,遠少於我們上次推拉單車費時五小時十五分鐘。看到了單車仍完好如初,靜靜躺在路邊,相當興奮,當然拍照存證。原想那是我們的紀念之地,應該駐足停留,憑弔歷史,順便享用午餐。但是,小水蛭實在太多,只要我們停留不動,它們就相繼爬上我們的鞋襪,吸允我們美味的鮮血。我們把它摘除後,都會在鞋襪留下鮮血的印記。我們在該處只停留二十分鐘,即啟程返航。

 

回程絕大部分是上坡,其中最辛苦之處,應屬拉繩索處。該處坡度約七十度,高低差約五公尺。我們四人,老蕭人高馬大,體力最好。老陳體力也不錯。將單車拉上此好漢坡,主要靠老蕭與老陳。由於地板濕滑,我在此處摔倒,撞到肋骨,連走路都會疼痛不已。老蕭原是空手,此後老蕭也牽拉一部單車,變成我是空手。老蕭所牽拉的單車,後來前輪內胎破了,並裸露至外胎之外,想轉動前輪更加不易,所以老蕭費力更多。此番若不是老蕭一起前來,要將三部單車順利拉出山林,恐怕仍有許多變數。

 

經過千辛萬苦,我們終於在16:35將三部單車拉回大漢林道大樹林停車場,回程包含休息,我們總共花了六小時。在停車場,碰一群山友。他們原本計畫今日利用六小時,貫穿古道至台東大武出山,但因行程耽擱而放棄。我們聽到只需六小時,頓時流露出讚嘆眼光,因為通常需要八至十小時才夠。其中一位山友更絕地說,曾有一次他只花兩小時,就貫穿了古道。我們不太相信我們的耳朵所聞,直呼「不可能!」。

單車上了汽車後,於17:00開離停車場,下山返家了。值得欣慰的是,與我預計下山時間完全相同,更不會毫無緣由地留在山上過夜。回家之前,我們到了屏東萬巒享用豬腳大餐。20:30回到高雄市九如交流道,也順利結束此番解救單車之旅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浸水營古道解救單車之旅實際行程

參與人員: 彪哥、老陳、老黃、老蕭

 

2004918日(週六)

4:15 甲車(小客車)大社集合出發

4:30 乙車(小客車)高雄九如路交流道集合出發

5:05 屏鵝公路(台一線)戰備跑道北端會合

5:20 屏東縣春日鄉歸崇山下(進入山區)

5:25 發現山路坍方,兩三分鐘後,另一部識途老馬的小客車也欲上山,我們兩部車跟隨他們繞走另一條較陡山路

5:45 再度匯入主線道,海拔為260公尺

6:00 大漢林道路邊拍照(「浸水營古道」噴漆)

6:55 浸水營古道(國家步道入口)、大漢林道大樹林停車場、整裝

7:10 浸水營古道出發(步行)

7:35 轉入登山步道(離大樹林約1.4公里)

8:00 浸水營古道、姑仔崙山登山口交叉處

8:25 四叉路(回程時,證實該處為「浸水營遺址」,進入圍牆內有較大「廣場」)

9:40 瞭望台(有小廣場,陽光充足,視野不錯)

9:50 第一個拉繩索處(由於未走完古道全程,此為唯一拉繩索處)

10:15 單車棄置處,休息

10:35 遷回三部單車、回程出發

11:35 瞭望台休息

12:15 瞭望台出發

14:05 浸水營遺址休息

14:35 浸水營遺址出發

15:10 浸水營古道、姑仔崙山登山口交叉處

16:05 轉出較大之林道(離大樹林約1.4公里)

16:35 浸水營古道(國家步道入口)、大漢林道大樹林停車場、裝車(甲車載兩部單車,乙車載一部單車)

17:00 出發往山下

18:20七佳、歸崇山下

19:05 屏東萬巒晚餐

20:00 晚餐結束

20:30 高雄市九如路交流道

 

參考網頁:

浸水營古道單車落難記   彪哥

http://par.cse.nsysu.edu.tw/~cbyang/article/article_index.htm

 

200410月7日起, 您是第訪客